本报讯“资源共享,人才互聘”,一种旨在实现卓越人才交流,实务与理论融合贯通的更紧密的新的长效合作形式出现在上海中级法院和知名高校之间。昨天下午,市第一中级法院与复旦大学签署《法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依照协议约定,双方将成立全国首家“法律方法与判例研究中心”;同时,上海一中院的资深法官将为复旦大学法学院学生开设实务型课程,复旦大学的骨干教师则会来到一中院兼职或挂职,更多参与到法院的实务工作中。
上海一中院将在该院设立“复旦大学法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并采用各自选派骨干力量互聘以及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实现最优人才与最优资源的结合。
根据协议约定,复旦大学法学院与上海一中院将联合设立全国首家“法律方法与判例研究中心”,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协议期内,双方除将积极进行人员交流外,还将由上海一中院提供第一手案例与统计数据,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展司法问题研究。
此外,双方还约定相互提供便利条件,邀请另一方专家至己方,或邀请第三方专家开设讲座、辅导报告等。学校方面还将为法官培训和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法院则会为复旦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摘自:2014—6—10 《上海法治报》
作者:敖颖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