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中法院一集资诈骗案钱款追回纪实
8月2日,一起集资诈骗案的被害人代表周树生和徐璋凤来到上海一中法院,向执行法官张华松赠上了书有“和谐社会情系于民”八个大字的锦旗。“我们都70多岁了,感谢法院帮我们拿回了这些养老钱!”拿到执行款的徐老太太不胜唏嘘地连声道谢。
事情要回溯到2010年12月23日这一天,黄某因集资诈骗罪被上海一中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对其违法所得予以追缴,并发还各被害人。虽说案件的审判工作已经结束,但是长达六年的追赃执行过程此时才刚刚拉开帷幕……
为七百余被害人六赴外埠县政府
“判决刚下来那会儿,被害人每月组织几十人来法院信访,我这个执行局长没被少投诉,但他们的心情我很理解,大部分人是老年人,养老钱被骗了哪有不心急的?” 奚强华是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谈及这起时间跨度长达六年的集资诈骗案的钱款追回工作,他感慨不已。由于此案被害人数达到700余人,被骗款项达1.7亿余元且去向不明,对于执行工作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执行中发现,安徽省某县有一地块属于黄某名下,其前期已经投入600余万元,执行局立即对该地块进行了查封。可没过多久,当地县政府则以该地块超过两年没有开发为由,将其强制收回后转卖,但并未补偿黄某的前期投入。
得知这一情况后,奚强华派人六赴该县与当地政府沟通,希望对方能考虑到黄某诈骗他人财物的事实,能将钱款如数退还。
“我们每次过去,对方态度都挺好,但就是不愿意拿钱出来。”奚强华介绍,他根据这一情况判断继续找县一级的党政部门沟通,效果不会很好,遂决定带队赴该县所属的市级政法委,让对方出面协调解决此事。
该市政法委了解情况后也非常重视,很快就组织双方坐下来商讨退款事宜。可是,县政府的态度仍不见明朗。
数十年在执行一线“摸爬滚打”的奚强华此刻显示了执行法官的强大“气场”,“当时我就明确告诉对方,如果仍坚持不退款,我们将直接从县财政账户中划扣。”这一表态,立即让县政府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很快就将600万元款项全额汇入了法院账户。
八月南下丛林“勘探”
那段时间里,为能及时查控到黄某的财产,执行法官王胜军昼夜兼程,南下海南,北上辽宁,几乎跑遍大半个中国。在一次对黄某的财产摸底时,他发现一块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的2000余亩林地的所属公司还欠着黄某2000余万债务,便南下海南第一时间对该林地作了查封,并立即启动评估程序。
而整个华东地区,对林权有评估资质的仅三家单位。经多次商谈,确定了上海一家资产评估公司为该林地的评估单位。接下来,就是选用何种评估方法的问题。由于该林地以松木为主,每年松油的产量成就了林地的高附加值。为了能了解每一株松木的病虫害、松油产出等具体情况,评估公司决定采用“林木资产适用收获现值法”与“松脂资产适用收益现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这也意味着要对林地进行深入的实地勘测。
2011年8月的海南五指山,赤日炎炎,林地内更是蝇虫满天。王胜军与公司评估专家——一位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60来岁老教授,携带着勘测仪器,开启了他们的“丛林之旅”。
“水带多了太沉,实在渴得不行就抿一口,基本能坚持一天。”据王胜军介绍,由于没有商店餐馆,吃饭和喝水只能自行解决。为了能帮着老教授拿仪器设备同时又减轻负重,他每天携带的个人物品就是一瓶矿泉水和少许干粮。
那一周,王胜军白天耐着高温陪老教授勘测林地,查看树种情况,晚上回住宿处后,还得涂药膏处理各种被虫蚊叮咬的创口。曾有几次他们还与毒蛇擦肩而过,所幸没有发生“正面交锋”。
“这一个礼拜下来,你可成名副其实的包青天喽。”当2000余亩林地的勘测工作结束时,看着身旁明显黑了一层的王胜军,老教授忍不住调侃道。
评估结果显示,林地价值为2100余万元,这给法院后续在与公司的谈判中增加了不少筹码,直接促使该公司同意履行2000余万还款义务。
以租代售“盘活”被执行房产
“岳阳楼”是执行法官对黄某在湖南省岳阳市的一幢商业房产的简称。“该房产当时评估值是6000万,属于黄某名下比较优质的资产,如果能拍卖成功,会大大提高受偿率。”王胜军说。
据了解,2011年王胜军曾委托拍卖机构对该幢房产公开拍卖,但因无人竞买,未能拍卖成交。流拍后,按照以往做法应该再组织接下来的竞拍,直到把房产拍卖成交为止。
但是这样做,房产就会不断贬值,最终影响的是700余名被害人的权益。于是,王胜军结合当地房价上涨趋势、土地价格、类似房产租金年化收益等因素建议将此房暂时用以出租,以租金来缓解被害人损失,待时机成熟后再将房产卖出。在执行小组形成共识后,又将这一想法告知了被害人代表征求他们的意见。
“王法官,你说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此时的被害人已经清楚法院正全力以赴地为他们挽回损失,对法官表示出了绝对的信任。700余人也没多犹豫,一致同意了王胜军提出的建议,并发动各自亲戚、朋友等各种资源关系帮助找寻合适的承租单位。
2014年,在法院和被害人的共同努力下,该房产被苏宁电器集团等主体以年租金300万元的价格租下。
兼职“操盘”为被害人再“赢”千万
2015年,王胜军调离执行局后,该案的执行“接力棒”交到了执行法官洪卫军手中。
王胜军在当初调查时了解到2010年黄某所持有的某公司150余万限售流通股涉及国有公司股改,当时因公司业绩亏损股价总价值仅百余万元,并已被公安机关冻结。
洪卫军接手时,正值3月份,整个大盘处于强势上拉阶段,过早抛售的话意味着放弃了后面的涨幅机会,对被害人来说未尝不是一次损失。他决定再等等,遂没有马上将该股票强制抛售。
转眼到了6月份,此时的大盘已经站上5000点高位,很多媒体和专家仍乐观预测大盘会继续上涨,甚至如同07年一举冲破6000点大关,似乎全社会都沉浸在“买支股就能挣钱”的喜悦氛围中,很少有人意识到危机已经悄然抵近。
而作为兼职 “操盘手”的洪卫军,根据自己在多年执行工作中积累的证券业务知识和技能,在这三个月里心中紧绷的弦一刻也不敢松懈。当大盘站上5000点高位时,他首先感到的不是欣喜,而是对“大跳水”的隐忧。几经斟酌,他向被害人们提出变现建议,并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就这样,在“大跳水”来临之前,这150余万股股票以总价1800余万元,高出查封时近20倍的价格成功高位抛售。
“这次卖股票获得的收益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原先预计能拍个5、600万就已经不错了,多亏了洪法官才能拿回这么多钱。”被害人代表周树生对洪卫军连连点赞。
再接再厉把“不可能”看作“未完成”
最后一任“接力”法官张华松这两周都忙于会同财务部门将6000余万追回钱款陆续发放给被害人。
700余名被害人的身份确认工作也不轻松,需要将身份信息与银行账号、判决书内容逐一核实。“光被害人的卷宗就是三大本,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我们花了一个月时间,电话确认、制作表格、三遍以上的信息校对,有些老年人提供的是信用卡或者存折,又得反复和他们解释更改成借记卡。”张华松还表示,六年时间里有些年纪大的老人已经过世,对他们的信息核对、代领人身份确认等工作成为了钱款发放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为了让他们的继承人能尽快拿到钱,这些天他专门到这些过世老人的家中、居委会、开户银行以及向他们的亲属了解核实情况,调查确认无误后才登记入册。
据了解,集资诈骗案的钱款追回工作是执行中的一大难题,通常被害人的受偿率在15%左右,大部分的钱产因各种原因难以追回。目前,该案钱款发放工作已经结束,受偿率达到40%。接下来,法院还将对已查封的黄某其他财产进行拍卖,预计受偿率在此基础上还会有大幅提升。
23份笔录、16份裁定书、14个代管款发放审批表、28张公告通知、10份书函批复……案卷中厚厚的材料见证了法官们付出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