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中法院法官吴军再次收到了从河南“远道而来”的锦旗,吴军之前曾把这面锦旗退回去过。就这么一面锦旗,如此来回周折,究竟其中有何缘由?
洛阳立合商贸有限公司是河南省的一家小型企业,其与上海江大快捷网络有限公司因业务往来发生纠纷。经仲裁,江大公司需向立合公司给付20万元。因江大公司迟迟不归还此笔欠款,立合公司便向上海一中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吴军收到案件后立即联系江大公司让其还款,然而,江大公司却以其涉案众多、经营困难为由,要求分期分批履行,企图拖延偿付。客观上讲,该案标的额并不大,但是对于立合公司这一小型企业而言却十分重要,一旦不能执行到位,将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江大公司采取的“拖延战术”对远在河南的立合公司而言无异是种煎熬,立合公司负责人多次向法官表示要赶到上海来协助执行。
立合公司急迫的心情执行法官感同身受,吴军考虑到,这一笔执行款对于这家企业至关重要,但要是让立合公司人员千里迢迢从河南赶到上海,路途太过遥远,费用过高不说,实际上也起不到效果。执行法官遂打电话给立合公司,劝他们不要到上海来,并告知若查到江大公司账上有财产,法院一定会采取强制扣划措施,并将钱款划至立合公司账上。经法官耐心劝导,立合公司负责人答应暂时留在河南等消息。
随后,执行法官迅速对江大公司的账户进行摸查。当法官发现江大公司的账上有款项可供执行时,马上赶到银行采取强制扣划措施。执行款到法院账上后,吴军又第一时间将执行款转给了立合公司。
立合公司对此感激万分,本以为需要来上海才能要回执行款,没想到在河南耐心等待就能收回全部欠款,公司方面甚至提出想当面道谢,但都被执行法官婉拒了。随后,立合公司通过快递寄来锦旗表达谢意。
(文中公司均为化名)
摘自:2017-7-5《浦东时报》
作者:张敏 刘皓 傅建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