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1500余件重大刑事案件无一错案

发布时间: 2017年10月06日
周欣:做公正司法秉持正义的表率
 
  笑起来温柔又腼腆,常把“认真”挂在嘴边的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周欣,在20多年职业生涯里办出一个又一个精品案例,成为一名“全国模范法官”。周欣曾主审和参审1500余件重大刑事案件,无一错案。对细节的较真,让她审理的案件赢得了“免检产品”的美誉。 
 
每个证据都要铁板钉钉
  “我们始终要以如履薄冰般的态度慎之又慎地审理案件”,周欣这样形容她的刑事审判生涯。
  2013年初夏某日凌晨,浦东一高速路段绿化带内发生一起抢劫强奸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张某对一名路过女子实施奸淫,之后将女子勒死,弃尸于窨井,但将女子包内一台照相机带离,丢弃在附近一家网吧厕所的水箱内。20多天后,张某被警方抓获,供述了作案经过。公安机关在张某的带领下从上述黑网吧内水箱内调取到了照相机一台。检察机关对张某以抢劫罪、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张某没有异议。然而,此案主审法官周欣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刑事案件尤其是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应当更严苛,每个证据都要铁板钉钉。”周欣对“相机是否为被害人所有”这个证据进行了补强。由于长时间浸泡在厕所水箱,相机严重受损。周欣揣着相机来到了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通过委托进行电子数据鉴定,还原出了照相机存储卡中已被被告人删除的上百张女子照片等数据,再经被害人亲属辨认,最终确认照片中的女子就是被害人,进一步证明了查获的相机就是被害人所有。至此,全部证据得到夯实,形成完整证据链。
  “中院刑庭审理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审判工作事关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为了对被告人负责,法官对每一起案件的事实证据都要仔细审查是否已排除合理怀疑,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正是这样的较真,周欣自1999年底担任法官以来,她审判的1500余件案件,结案率达到100%,且无一错案,审判质量和效率名列前茅。
 
成立法官工作室
  2016年1月,周欣获评“全国模范法官”,为了更好地发挥周欣的模范引领作用,密切人民法院与群众的联系,上海一中院成立了以周欣名字命名的“周欣法官工作室”。
  由周欣领衔的工作室精心打造“司法为民”的精品品牌,先后与浦东新区“红梅调解工作室”、长宁区“雅玉党群工作事务所”、华东政法大学“刘宪权法律服务创新工作室”签署联建协议,就联合搭建纠纷化解一体平台、联合培养法律人才与群众工作人才队伍、联合打造为民服务品牌项目等内容开展制度化、常态化合作,很好地履行了法院的社会责任。
  一年多来,工作室共妥善处理了近600余人次的来信来访来电,啃下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组织青年法官到院“青年法官信访志愿服务岗”信访接待420余人次;举办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授课等活动20余次,服务人民群众千余人。他们还积极创新,在上海一中院的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欣法官在线”栏目,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深受好评,如今,“欣法官”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拥有了许多“粉丝”。
  “小平台”要发挥“大作为”。周欣说“工作室还刚刚起步,我们要继续立足本职,力争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中有新作为。”
 
切实履行党代表职责
  周欣始终践行“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二十多年如一日,以高度责任心、忠诚为民的情怀、优秀的工作业绩、严谨的审判作风和清廉的职业操守,全身心地投入到审判事业中,为捍卫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2017年5月,她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周欣说,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她肩负着党组织和群众的重托,一方面要通过履职行为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人民群众,另一方面也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把群众的所思所想反馈给党组织。
  “作为一名司法系统的党代表,我更关注司法体制改革。”周欣说,当前正处于司法改革攻坚阶段,如何在司法工作中落实好、执行好司法改革的各项举措是她和全体司法工作者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她表示,自己要立足本职,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用实际行动为国家法治建设作贡献,切实履行好一名党代表的职责。
 
  摘自:2017-10-6《劳动报》
  作者: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