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自由贸易区司法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06日
  本报讯 5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共同主办,以“自由贸易区营商环境与司法竞争力”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自由贸易区司法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晓云、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王淑梅、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立斌、上海一中院院长黄祥青、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陈信元、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陆方舟、浦东法院院长殷勇等出席论坛。来自重庆、大连、海南、珠海、深圳等地法院的领导和法官以及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宁波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围绕“自贸区合同执行与司法竞争力”“自贸区股东权利保护与司法竞争力”“自贸区金融、知产案件审判与司法竞争力”“涉自贸区仲裁裁决的承认、执行与外国法的适用”等议题展开研讨。上海高院副院长陈萌、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卢祖新、浦东法院院长殷勇、上海一中院副院长汤黎明、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高峰、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郑少华教授、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彬、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审判团队负责人邝鹂等领导和嘉宾作了主旨演讲。
  上海一中院副院长汤黎明在主旨演讲中阐释了保障自贸区营商环境、提升法院司法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从创新组织机制、制定审判指引、建设智慧法院、健全解纷机制、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总结了上海自贸区成立近五年来上海一中院所取得的成果。汤黎明提出,上海一中院将通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裁判、发挥智慧法院优势、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等来进一步探索保障自贸区营商环境、提升司法竞争力的路径。
  黄祥青代表论坛主办方感谢与会人员对自贸区论坛和上海一中院工作的大力支持。黄祥青指出,思想因交锋而厚重,技艺因切磋而精湛,司法因其理论品质而更为彰显其公正价值的光芒和归顺人心的力量。他表示,期待在接下来各专题的研讨中,各位主讲嘉宾能去除空泛议论,直抒胸怀,发表真知灼见,一起分享思想的盛宴。
  刘晓云在致辞中指出,上海自贸区建设是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改革任务,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形成了100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上海法院紧紧围绕自贸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完善自贸区司法服务保障机制,在维护自贸区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健全服务保障制度和规范;创新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
  创新完善涉自贸区纠纷非讼解决机制。党中央对自贸区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描绘了新的蓝图。上海是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先行试点地区,我们将把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作为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立足审判职能,进一步更新司法理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健全完善服务和审判规则,构建适应自贸区建设司法需求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对自贸区改革创新的支持保障作用,积极培育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摘自:2018-6-6《法制日报》
  作者:蒋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