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确保审执工作稳妥有序开展,我院采取多项举措全面推进互联网庭审工作:一是明确制度先行,确保规范安全。在总结我院两年来互联网审判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出台《互联网法庭使用指南(暂行)》,明确互联网庭审的适用情形、技术保障及庭审流程等内容,在满足诉讼便利性的同时,充分保障互联网庭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二是完善资源配置,做好技术支撑。在原有1个互联网法庭的基础上,新增 10 个互联网法庭,并迅速完成设备保障和技术调试工作,可满足刑事、民事、商事、行政等案件的不同审理需求,确保各审判业务庭拥有专属互联网法庭。加强对法官、书记员等互联网庭审培训指导,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实时在线,做好技术保障。三是院庭长率先垂范,做好激励引领。黄祥青院长、汤黎明副院长、澹台仁毅副院长担任审判长分别审理三起互联网庭审案件,少年家事庭、刑事庭、民事庭等庭长亦带头尝试,为全院干警打造互联网庭审样式。通过组织干警观摩院庭长开庭、实行互联网庭审每周统计通报以及纳入绩效考核范畴等举措,激发干警使用积极性。四是加强对外合作,共推互联网庭审。主动向市律协发出《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律师协助我院推行互联网庭审的倡议函》,得到市律协积极回复,将共同引导律师、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开展诉讼活动。在上海法院范围内率先与检察机关、看守所等部门加强沟通和技术对接,先后尝试刑事一审、二审案件互联网庭审,使互联网庭审成为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的一种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