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同时嫁4兄弟,从老家逃出”?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28日
  来自落后地区的“苦命女孩”,逃离“一妻多夫”的落后违法婚约……去年起,微信上多达300余人被犯罪分子以这套话术蒙骗,花费巨资购买对方的劣质商品。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微信交友诈骗案,最终作出终审裁定,维持原审对上诉人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的判决。
  2019年3月,在上海打工的男生小江报警称自己在微信里被一个冒充西藏女孩的人骗了。2018年12月,一个微信名叫“浅笑嫣然”的账号主动加小江为好友。“浅笑嫣然”称自己是一个在广州打工的西部地区女孩,名叫小梅。一周后,小梅向小江道出了自己的“伤心事”。小梅称自己年幼时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从小由叔叔抚养长大。因为家里穷,在小梅刚成年的时候,就被迫同时做四个兄弟的妻子。小梅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就逃到了广州。而最近老家又逼她回去成婚,如果要解除婚约需要赔给对方5头牛,相当于人民币5万元。她在朋友圈中晒出了自家采集的野生冬虫夏草,希望卖些虫草来凑钱。
  小江很同情小梅,通过银行转账向她汇去了3万元。小梅收到钱后声称之后每月还他4000元,争取一年内还清。但2月中旬,小江发现自己被小梅拉进了黑名单。事已至此,小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其实,早在2019年1月,公安民警就对相关案件开始立案侦查。犯罪嫌疑人洪某(另案处理)在江西新余市组织40余名犯罪嫌疑人,以公司为幌子,从事网络交友诈骗。2019年2月,这批诈骗团伙被公安人员抓获归案。其中便有对小江、小朱、小彬进行诈骗的兰某等4人。兰某等4人到案后交代了诈骗经过。
  诈骗团伙每人一部工作手机,拿到手机时,里面已经注册好微信号,并通过交友平台添加了很多好友,而这些好友便是兰某等人潜在的诈骗对象。诈骗团伙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维护,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便以虚假的故事文本通过3种方式进行诈骗。一是以100元一条的价格出售进价仅20余元的冬虫夏草;二是以还债为由,向被害人借款;三是博取被害人同情,直接让被害人向其汇款。经统计,这起诈骗案受害人已达300余人,涉案金额40余万元。其中兰某负责的这一小组,仅一个月的时间便诈骗所得20万余元。
  一审法院判决被告人兰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8万元。其他3人均能退缴违法所得,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判决缓刑。兰某不服判决,向上海一中院提出了上诉。
  上海一中院认为,上诉人兰某及其他3名原审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兰某系业务主管,犯罪数额巨大,其余3人系业务员,分别骗取相应被害人3.3万、2.9万、1.2万元。兰某等4人到案后均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依法予以从轻处罚。兰某因犯罪行为所获得的违法所得依法应当予以退缴,因此退赃的行为并非是二审改判的法定事由,且在二审期间兰某并未退赃。最终,上海一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摘自:2020-10-28《上海法治报》
    作者:姚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