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医美“灌肠排毒”损害消费者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04日
 

 

 

女子在一家美容护肤中心消费 170 万余元进行美容护肤和“灌肠排毒”,渐感身体不适,经举报发现该中心存在无资质违规从事医美行为,遂起诉要求对项目费用退一 赔三。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该中心已构成消费欺诈,当庭宣判维持一审法院判决,中心赔偿女子损失 66 余万元并增加赔偿 200 余万元,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承担连带责任。

“灌肠排毒”引身体不适,举报才知医美无资质

2015 10 月起,小琴开始在靓靓专业美容护肤中心(以下简称靓靓美容)接受服务,定制购买了多种美容套餐,期待由内而外的美丽蜕变。

2017 年,靓靓美容告诉小琴,中心推出“钻肝”“小肠养护”“盆腔净化”等养生项目,能达到内外兼修的显著效果。小琴听后很心动,付款追加了该系列项目。然而,还未见美容效果,小琴却渐感不适。靓靓美容解释称这是治疗过程中身体的正常反应,小琴将信将疑,继续做了几次项目,结果身体每况愈下。

小琴于 2020 3 月向区卫健委投诉举报。经查,区卫健委发现靓靓美容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在为小琴提供肝肠排毒、色素管理等服务过程中运用了灌肠、射频的医学技术方法,提供服务的人员均为非卫生技术人员,遂对靓靓美容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020 11 月,靓靓美容又因在店内以及微信公众号广告宣传中发布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内容、使用医疗用语受到区市监局处罚,被责令停止发布广告、消除影响并处罚款。对于两次行政处罚决定,靓靓美容均未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小琴认为,靓靓美容已构成欺诈,遂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靓靓美容退还已支付的服务、产品费用共计 148 万余元,并增加三倍赔偿即 444 万余元,靓靓美容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安女士承担连带责任。

美容院否认三连:你没买,我没骗,不适用

一审审理中,靓靓美容承认在“钻肝”“小肠养护”“盆腔净化”等项目中运用了灌肠手段,在“色素管理”项目上运用了射频手段,但辩称其提供的灌肠、射频服务均为免费赠送,收取的费用仅仅为食品或化妆品的价格。

审理中,小琴剔除部分合规美容项目,调整了主张受欺诈消费项目及金额,将诉请变更为靓靓美容退还服务费 113 万余元,并按照三倍标准赔偿 341 万余元。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确认小琴因欺诈行为造成的损失即已支付的服务费用为 66 万余元,一审法院遂判决靓靓美容退还小琴 66 万余元,并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增加三倍赔偿即 200 万余元。同时判决安女士对给付义务承担连带责任。靓靓美容及安女士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上海一中院。

靓靓美容及安女士认为,小琴消费 4 年有余,应明知靓靓美容仅仅是美容机构,并无医疗资质,而靓靓美容也从未对此隐瞒,因此靓靓美容不存在欺诈行为,请求驳回小琴全部诉请。

二审: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具有欺诈故意    应退一赔三

上海一中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本案所查明的事实,靓靓美容系专门从事美容服务的机构,自 2015 10 月始,小琴就在靓靓美容处接受各项美容服务,购买了多种由靓靓美容为其推荐的美容套餐,并实际由靓靓美容为其进行美容服务,而本案系争的灌肠及射频服务亦在上列服务范围之内。

医疗美容服务与医疗行为不同,医美是消费者为了改善自身容貌及健康状态,满足更高审美需求的生活消费,而非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医疗行为,故本案纠纷应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范围。

其次,医疗美容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尤其对于灌肠及射频医疗手段,作为专门从事医疗美容服务的机构,理应知晓其应具备相关资质才可以开展上述服务,并由具有相关卫生技术的人员进行操作。但靓靓美容在缺乏资质的情况下仍然向小琴提供上述服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对小琴身体健康造成了隐患,应认定具有欺诈的故意。

因此 , 小琴有权要求靓靓美容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责任,一审法院根据在案事实认定赔偿范围及数额,于法有据,上海一中院予以认同,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文所用皆为化名)

 

 

摘自: 2022-3-4   《上海法治报》

作者:夏天 李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