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面写着“怀爱民之心,办专精之事;知百姓冷暖,为经济护航”的锦旗,被原告和被告一起送到了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商事审判庭,同时送来的还有一封原、被告两人联合署名的感谢信,信中双方表达了对最终握手言和、实现双赢结果的满意,更表达了对该案主审法官严耿斌利民之心、专精之态、严谨之风的感谢。
据悉,双方当事人涉及的是两个一审疑难复杂合同纠纷案件,一方起诉要求解除双方签订的《补偿协议》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另一方另案起诉要求对方承担未履行《补偿协议》产生的违约责任,两案合并标的高达2亿余元。最终,原告和被告不仅化干戈为玉帛,还同时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案件还要从头说起。
多年好友竟反目,公司拟上市受阻
王平和李克是多年的好朋友,2016年6月,王平与李克基于合作伙伴关系和朋友身份签订一份代持协议,由王平代李克持有其在路通公司100%的股权,并完成相应的工商登记。
路通公司在王平主导期间,作为投资平台又创立了邦宝公司, 邦宝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一家进入上市辅导期的拟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平。
2019年8月,王平与李克间就王平代李克实际持有的路通公司股权达成一份《补偿协议》,约定王平买断路通公司股权,股东由李克变更为王平,并由王平赔偿李克相应损失。协议签订后,王平成为路通公司100%股权的实际持有人。
2020年7月,路通公司被王平注销登记,但《补偿协议》一直未履行,于是李克通知王平解除《补偿协议》并支付赔偿。但双方一直对此协商无果,昔日好友也就此反目起诉至法院,诉讼标的金额高达2亿余元。
抽丝剥茧研事实,疫期值守促调解
由于涉案标的过大,该案从基层法院移送上海一中院审理。商事庭严耿斌法官接手该案后,迅速对双方提供的5大本证据材料逐一核对,从而对双方之间的纠纷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第一次接待当事人本人后,严法官就根据案卷、庭审时双方代理律师的表述、接待时双方当事人本人的表述制作时间轴,分析双方诉讼情况的请求权基础,厘清双方的诉讼策略、方案以及各自的心理预期与担忧。严法官还了解到,除了这两个案件外,双方在其他法院因为路通公司股权问题另有案件,因此本案的顺利解决亦有助于其他案件的解决。
根据多年的审判经验,严法官认为双方的矛盾焦点在于赔偿方案的解决。“既然曾经是朋友,如果双方能达成和解,那就能一揽子解决多年的纠纷,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诉累。”此后,严法官多次约双方本人亲自来法院谈话交流,对二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眼看双方对赔偿事宜已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中断了调解工作。
被封控在单位的严法官心急如焚,如果调解工作许久没有进展,那就前功尽弃了。于是,他利用在单位值守的时间,一直坚持通过电话和网络与双方保持联系,了解双方和解的进度和难度,为双方产生分歧的关键细节提供解决建议。就在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一项和解条款又使调解陷入僵局。
法官出奇招终破局,创设性方案获称赞
原来,除了双方互相达成的现金赔偿条款之外,有一条关于邦宝公司如果成功上市后,要给付李克900万股的条款遭到邦宝公司团队的反对。邦宝公司团队不希望李克再参与公司经营,而李克认为股权是他应得的赔偿。双方对此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怎么办?”严法官也犯了难,“可这个时候终止和解,太可惜了。判决也不一定能使双方满意。”严法官苦苦思索、查阅资料,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不想放弃。终于,他设计出了一套创设性的方案。
该方案针对900万股权交付根据邦宝公司最终上市与否设置了不同的补偿条款:若公司在约定期间顺利上市,则将原来承诺给付的900万股权虚拟化,以超过限售期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股价作价,折算成现金支付;若公司在约定期间内未顺利上市,则赋予李克按照估值折价补偿或者继续等待上市的选择权。
如此一来,邦宝公司不用担心李克会参与公司经营,而李克也得到了他认为合理的赔偿方式。
该方案获得双方当事人、律师团队及邦宝公司上市辅导团队的高度赞誉。至此,双方沉积许久的矛盾终于化解,这次调解的成功也促使双方在其他法院诉讼的解决,实现了严法官最初“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的设想。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大家都说,原告和被告同时送锦旗,真是不简单,但严法官却说:“我只是做了一名法官该做的,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共识、实现共赢,我也感到特别欣慰。”
(以上人名、公司名均为化名)